秋收起義是中國共產黨首次打出自己旗號的武裝起義[35]。
1927年11月9-10日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擴大會議在上海召開(簡稱為「十一月擴大會議」),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委瞿秋白、蘇兆征、李維漢;政治局委員任弼時、羅亦農、向忠發、顧順章;政治局候補委員周恩來、張太雷、李立三、鄧中夏、張國燾,共產國際代表羅明那茲參加了會議。通過了《政治紀律決議案》,評價秋收起義「完全違背中央策略」,是「單純的軍事投機」,開除毛澤東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36]
湖南省委對於農民暴動的指導更是完全違背中央策略。中央屢次指出湖南暴動應以農民群眾為其主力,並且向省委書記彭公達同志當面警告其軍事投機的錯誤,要省委改正此錯誤,把暴動主力建築在農民群眾上面,遵照中央兩湖秋暴計劃切實準備,當時經過反覆辯論,結果彭公達同志雖勉強接受,但省委的指導仍然 沒有改變舊的軍事投機的錯誤:(一)公達違背中央的指示,把暴動看做一種單純的軍事行動,只與土匪和雜色軍隊接頭,不引起極大農民群眾起來暴動,以致暴動開始除安源的工人很勇敢的參加鬥爭外,各地農民群眾實在沒有一點行動;(二)在暴動區域以內完全沒有提出土地革命和政權的具體政綱,以致農民只以為是共產黨的搗亂,甚至省委懷疑農民應需要土地,反對提出實行八小時工作制的口號;(三)在工農軍所經區域以內沒有執行屠殺土豪劣紳的策略,以致農民視若客軍過境,因這些指導上的錯誤與懷疑的結果,湖南農民暴動變成了單純的軍事投機的失敗。
......
六、湖南省委委員彭公達、毛澤東、易禮容、夏明翰,應撤消其現在省委委員資格,彭公達同志應開除其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資格,並留黨察看半年。毛澤東同志為「八七」緊急會議後中央派赴湖南改組省委執行中央秋暴政策的特派員,事實上為湖南省委的中心,湖南省委所作的錯誤毛同志應負嚴重的責任,應予開除中央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
毛澤東認為秋收起義暴動隊伍的實力根本打不了長沙,就帶領秋收起義部隊放棄了原定打長沙計劃。臨時中央卻認為毛澤東「停止長沙暴動」,是「放任工農革命軍退走」,是「臨陣脫逃」,「開除中央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消息以訛傳訛,在湘贛邊界等地傳成毛澤東「被開除黨籍」。
1928年6-7月在莫斯科召開的中共六大通過的《政治決議案》對秋收起義作出了如下評價:「秋收暴動在許多地方擴大了黨在農民群眾之中的影響。將土地革命的口號滲入了廣泛的農民群眾的意識之中。後來繼續發展的農民鬥爭,以至於許多蘇維埃區域之創立,大致亦由於秋收暴動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