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9年6月4日)维基百科所有的内容都应该可供查证。请协助补充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会因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
鹦鹉螺号 USS Nautilus SSN-571正进行海上试航的鹦鹉螺号,摄于1955年1月20日概况舰种攻击型核潜艇拥有国 美国下订日期1951年8月2日下水日期1954年1月21日入役日期1954年9月30日除籍日期1980年3月3日结局改建为潜艇历史博物馆技术数据排水量潜航:2980吨(空重)3520吨(总重)长度97.5公尺(320呎)型宽8.5公尺(28呎)吃水7.9公尺(26呎)乘员军官13人,船员92人武器装备6具鱼雷发射管
鹦鹉螺号核子动力潜艇(USS Nautilus SSN-571)是隶属于美国海军的一艘作战用潜水艇。它是世界上第一艘实际运作服役的核子动力潜艇,其近乎无限的续航力跟动力,开启了冷战后核能潜水艇的新时代,也是第一艘实际航行穿越北极的船只。
历史[编辑]
诞生[编辑]
使用核能来作为船只动力源的观念,最早是由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代的物理学家菲力普·艾贝尔森(Philip Abelson)提出,他撰写了世界上第一篇如何将核子反应炉装置在潜艇中,以同时提供潜艇潜航时所需的推进力与电力之报告。在他的报告中提到可将潜艇用作一个飞弹发射台,等于是将潜艇的作用由战术的攻击用舰艇转化为战略武器载台。
艾贝尔森最强战舰的概念获得了人称“核动力海军之父”的美国海军上将海曼·里科弗的支持,并促使美国国会在1951年7月批准一纸建造案,授权建造一艘核子动力潜艇。稍后在12月12日时美国海军部(U.S. Navy Department)正式公告新建造的潜艇将编号为SSN-571,并命名为鹦鹉螺号。是美国第六艘使用此名的船只,也是第三艘使用此名的潜艇。并与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所著小说《海底两万里》中的潜艇同名。
鹦鹉螺号的龙骨是在1952年6月14日,在电力船只部门(Electric Boat Division)位于康乃狄克州格罗顿(Groton,CT)的船坞,由当时的美国总统哈瑞·杜鲁门(Harry S. Truman)安放(“电力船只部门”是今日电力船只公司掷瓶受洗则是由玛米·艾森豪(继任美国总统德怀特·艾森豪的夫人)在1954年1月21日执行,并下水驶入泰晤士河(英语:Thames River (Connecticut))(Thames River)。鹦鹉螺号是在稍后的9月30日就役,第一任艇长为海军中校尤金·威金森(英语:Eugene Parks Wilkinson)(Eugene P. Wilkinson)。
初试啼声[编辑]
鹦鹉螺号在服役之后并没有立刻出海值勤,反而仍停靠在码头旁继续进行建造与测试工作。直到1955年1月17日11时,它正式启程出海,并且送出留名青史的一则讯息“以核子动力前进中”(Underway on nuclear power)。5月10日,它开始往南行驶进行暖车(shakedown),以完全潜航的方式自新伦敦(New London)航行到波多黎各的圣胡安(San Juan),其中有2,223公里(1,381英里)的航程是在不到90小时的时间中完成,首次出海立刻就打破那时潜艇最长潜航距离与最快持续潜航速度(至少持续1小时以上)的世界记录。
在1955年到1957年间,鹦鹉螺号被持续用在增加潜航速度与耐久方面的研究调查。其在性能上的重大突破,使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累积的原本非常有效的的反潜作战程序变得过时无用。雷达与反潜机这些一度被认为是反潜利器的设施,在面对一艘能持续以高速潜航、快速改变深度,又能待在水中非常久的潜艇时,显得作用有限。
1957年2月4日,鹦鹉螺号突破60,000海里(111,120公里)的航行纪录,达到19世纪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的知名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法文:Vingt mille lieues sous les mers)中所虚构的同名潜艇所航行之距离。该年5月,它离开美国东岸前往太平洋岸参与“全垒打行动”(Operation Home Run),这是一个海岸演习与舰队演习行动,主要的目的是让美国太平洋舰队中的其他单位熟悉核动力潜艇的能力。
极地挑战[编辑]
阳光行动
鹦鹉螺号在7月21日返回母港——康乃迪克州的新伦敦,并在8月19日再次出海,开始进行它第一次、航程达2,226公里的北极冰帽潜航。之后,它前往东大西洋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的演习,并且造访多个英国与法国港口,接受这两国家的国防相关人员登船检视。10月28日鹦鹉螺号返回新伦敦,进行保养维修,并执行一些海岸任务直到隔年春天为止。
1958年4月25日鹦鹉螺号再度启程前往美国西岸,新任的艇长是威廉·安德森中校(Commander William R. Anderson)。中途分别在加州的圣地牙哥、旧金山与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停靠之后,它开始历史上著名的极地航行挑战,美国海军代号“阳光行动”(Operation Sunshine)。鹦鹉螺号在6月9日离开西雅图港,并在6月19日进入楚克奇海(Chukchi Sea,北冰洋的一部份),但却因为在浅海水域遇到太多流冰而被迫折返。6月28日它航抵夏威夷珍珠港,并在那里暂停等待北极地区较好的海象。7月23日鹦鹉螺号出海北航,于8月1日时潜入巴罗海谷(Barrow Sea Valley)。在8月3日东岸日光节约时间(EDST)23时15分抵达地理北极,成为世界上第一艘航抵北极点的船只,不过她并没有上浮,而是由另一艘核潜艇鳐鱼号(英语:USS Skate (SSN-578))撞破北极点的冰层,至于水面船只也能抵达的纪录,是直到1977年苏联用核动力破冰船推进到北极点才打破。
自北极点开始它又继续在冰下航行了96小时、2,945公里(1,830英里),在格陵兰东北外海浮上海面,成功地完成以潜航方式穿越北极的任务。整个任务所需的技术细节都是由海军电子实验室(Naval Electronics Laboratory)的科学家们拟定,其中,来自该实验室的华尔道·里昂(Dr. Waldo Lyon)博士甚至亲自登船参与挑战,担任随船的科学总监与冰下领航员。
完成任务后鹦鹉螺号由格陵兰前往位于英格兰的波特兰(Portland),并在那里获美国驻英大使约翰·惠特尼(John Hay Whitney)代为颁发的总统单位嘉奖勋表,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在承平时期颁发此殊荣。之后,鹦鹉螺号开始西行直到10月29日时返抵新伦敦的泰晤士河水道,直到年底都是以新伦敦为母港在附近海域操作。
在1959年年初参与完毕舰队演习之后,鹦鹉螺号进入缅因州基特里(Kittery)的朴茨茅斯海军造船厂(Portsmouth Naval Shipyard)进行成军以来第一次的完整检修(自1959年5月28日至1960年8月15日),大检修之后组员经过了复习训练,并于10月24日时自新伦敦启航,首度加入第六舰队部属于地中海地区,并于12月16日返回母港。
之后鹦鹉螺号在大西洋地区执行了一段时间的勤务,包括参与反潜作战(ASW)守则的评估测试,参与北约演习等。1962年秋天古巴危机期间,鹦鹉螺号也参与了对古巴的禁运封锁任务,直到1963年8月时开始向东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地中海之旅。在返航途中它参与了一些舰队演习,并在1964年1月17日再次拜访朴茨茅斯海军造船厂,并进行了第二次的大检修。
1966年5月2日,鹦鹉螺号返回母港,继续它在大西洋舰队中的任务,并在该年春天突破了30万英里(48万2803公里)的总航行里程。在接下来的1又1/4年它替大西洋舰队潜艇司令部(Commander, Submarine Force, Atlantic Fleet,常缩写为ComSubLant)执行了多项特殊任务,11月6日鹦鹉螺号与反潜航母艾塞克斯号等在北卡罗来纳州近海演习,期间在鹦鹉螺号在上浮时与艾塞克斯号航空母舰相撞,并撞穿艾塞克斯号舰体,导致帆罩被撞烂。直到1967年8月返回朴茨茅斯,在那里停留了一年。之后它在美国东南海域参与了多次演习,并在1968年12月返回新伦敦。
除役与潜舰博物馆[编辑]
泊锚在格罗顿潜舰部队图书馆暨博物馆供人参观的鹦鹉螺号
1979年春天,鹦鹉螺号自格罗顿启航,踏上它最后一个航程,在1979年5月26日航抵加州瓦列霍(Vallejo)的梅尔岛海军造船厂(Mare Island Naval Shipyard)。最后在1980年3月3日除役并自美国的海军船只名册(Naval Vessel Register)上注销。
鹦鹉螺号在1982年5月20日被美国内政部指定为该国的国家历史性古迹(National Historic Landmark)。在梅尔岛海军造船厂接受了一大规模的改装工程之后,鹦鹉螺号在1985年7月6日被拖回康州格罗顿。2002年时,鹦鹉螺号在通用动力电力船只部门的船坞中进行了一为期五个月、耗资470万美元的保存工程,并在之后改为潜艇历史博物馆对外开放,每年吸引约25万的民众前往它位于格罗顿潜舰部队图书馆暨博物馆(Groton's Submarine Force Library and Museum)旁之泊锚地参观,与当初它所隶属的新伦敦海军潜艇基地(United States Naval Submarine Base New London)只是比邻,不过由于辐射安全与机密因素,部分的舱间并未开放给民众参观。
2004年9月30日举行了鹦鹉螺号成军50周年纪念会,在纪念会中该舰的初代艇长威金森中将进行了演讲,而该舰也获美洲核能协会(American Nuclear Society,ANS)指定为国家核能古迹(National Nuclear Landmark)。
历任艇长[编辑]
自1954年就役下水直至1980年除役为止,鹦鹉螺号共经历过九任艇长的指挥。
任次
姓名
任期
前职
后职
备注
1
Eugene P. Wilkinson
1954年9月至1957年6月
2
William R. Anderson
1957年6月至1959年6月
3
Lando W. Zech, Jr
1959年6月至1962年4月
4
Jeffery C. Metzel, Jr.
1962年4月至1963年10月
5
Francis C. Fogarty
1963年10月至1967年4月
6
Norman E. Griggs
1967年4月至1970年1月
7
David W. Cockfield
1970年1月至1972年6月
8
Alex Anckonie, III
1972年6月至1976年12月
9
Richard A. Riddell
1976年12月至1980年3月
相关条目[编辑]
鹦鹉螺号:其他同名的水面或水下船舰。
美国海军潜舰列表
N级核潜艇
参考文献[编辑]
鹦鹉螺号官方网页(美国海军潜舰部队博物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查论编美国海军潜艇艇级一战前
海龟号
短吻鳄号
霍兰号
潜水者级
B级(英语:United States B-class submarine)
C级
D级
E级(英语:United States E-class submarine)
F级(英语:United States F-class submarine)
G级(英语:United States G-class submarine)
H级(英语:United States H-class submarine)
K级(英语:United States K-class submarine)
L级(英语:United States L-class submarine)
M-1号(英语:USS M-1 (SS-47))
一战期间
AA-1级(英语:AA-1-class submarine)
N级(英语:United States N-class submarine)
O级(英语:United States O-class submarine)
R级(英语:United States R-class submarine)
S级
战间期
V艇(英语:V-boat)
鼠海豚级(英语:United States Porpoise class submarine)
鲑鱼级(英语:Salmon-class submarine)
重牙鲷级(英语:Sargo-class submarine)
河豚级(英语:Tambor-class submarine)
二战期间
鲭鱼级(英语:Mackerel-class submarine)
猫鲨级
巴劳鱵级
丁鱥级
二战后攻击潜艇传统动力
梭鱼级 (1951年)
刺尾鲷级(英语:Tang-class submarine)
镖鲈号(英语:USS Darter (SS-576))
白鱼级
核动力
鹦鹉螺号
海狼号(英语:USS Seawolf (SSN-575))
鳐鱼级(英语:Skate-class submarine)
鲣鱼级
湖白鲑号(英语:USS Tullibee (SSN-597))
长尾鲨级
鲟鱼级
独角鲸号(英语:USS Narwhal (SSN-671))
格莱纳德·P·利普斯科姆号(英语:USS Glenard P. Lipscomb (SSN-685))
洛杉矶级
海狼级
维珍尼亚级
SSN(X)级(英语:SSN(X)-class submarine)
巡航导弹潜艇传统动力
灰背鱼级(英语:Grayback-class submarine)
核动力
大比目鱼号
俄亥俄级
弹道导弹潜艇核动力
乔治·华盛顿级
伊森·艾伦级
拉法叶级
詹姆斯·麦迪逊级(英语:James Madison-class submarine)
本杰明·富兰克林级(英语:Benjamin Franklin-class submarine)
俄亥俄级
哥伦比亚级
雷达哨戒潜艇传统动力
旗鱼级(英语:Sailfish-class submarine)
核动力
特里同号
辅助潜艇
T-1级(英语:T-1-class submarine)
青花鱼号
海豚号(英语:USS Dolphin (AGSS-555))
NR-1号(英语:American submarine NR-1)
微型潜艇
X-1号(英语:SS X-1)
美国海军潜艇列表
美国海军潜艇级别列表
查论编极地探险(英语:List of polar explorers)北极地区
大洋
历史(英语:Arctic exploration)
探险(英语:List of Arctic expeditions)
考察站(英语:List of research stations in the Arctic)
最北端(英语:Farthest North)北极点
巴伦支
哈德逊
马默杜克(英语:Thomas Marmaduke)
卡罗勒斯(英语:Joris Carolus)
帕里
地磁北极
J·罗斯
J·C·罗斯
阿伯内西(英语:Thomas Abernethy (explorer))
凯恩(英语:Elisha Kane)
哈耶斯(英语:Isaac Israel Hayes)
北极星号远征
北极星号(英语:USS Polaris (1871))
C·F·霍尔(英语:Charles Francis Hall)
贝塞尔斯(英语:Emil Bessels)
英国北极探险(英语:British Arctic Expedition)
阿勒特号(英语:HMS Alert (1856))
内尔斯(英语:George Nares)
发现号(英语:HMS Discovery (1874))
斯蒂芬森(英语:Henry Frederick Stephenson)
马卡姆(英语:Albert Hastings Markham)
富兰克林夫人湾探险(英语:Lady Franklin Bay Expedition)
格里利(英语:Adolphus Greely)
洛克伍德(英语:James Booth Lockwood)
布雷纳德(英语:David Legge Brainard)
南森的前进号探险(英语:Nansen's Fram expedition)
前进号
南森
约翰森(英语:Hjalmar Johansen)
斯韦德鲁普(英语:Otto Sverdrup)
杰森号
阿梅迪奥
安德烈气球探险
S·A·安德烈
F·库克(英语:Frederick Cook)
皮里
罗斯福号(英语:SS Roosevelt (1905))
谢多夫(英语:Georgy Sedov)
柏德
挪威号(英语:Norge (airship))
阿蒙森
诺毕尔
威斯汀(英语:Oscar Wisting)
里瑟-拉森(英语:Hjalmar Riiser-Larsen)
埃尔斯沃思
意大利号(英语:Airship Italia)
鹦鹉螺号(英语:USS O-12 (SS-73))
威尔金斯(英语:Hubert Wilkins)
ANT-25(英语:Tupolev ANT-25)
契卡洛夫
巴伊杜科夫(英语:Georgy Baydukov)
别利亚科夫(英语:Alexander Vasilyevich Belyakov)
北极号浮水观测站(英语:drifting ice station)
北极1号
帕帕宁(英语:Ivan Papanin)
希尔绍夫(英语:Pyotr Shirshov)
叶·费奥多罗夫
克伦克尔(英语:Ernst Krenkel)
北极36号(英语:North Pole-36)
北极37号(英语:North Pole-37)
谢多夫号(英语:Georgiy Sedov (icebreaker))
巴季金(英语:Konstantin Badygin)
维泽(英语:Vladimir Wiese)
鹦鹉螺号
鳐鱼号(英语:USS Skate (SSN-578))
普莱斯特德(英语:Ralph Plaisted)
赫伯特(英语:Wally Herbert)
北极大陆号(英语:Arktika (1972 icebreaker))
巴尔涅奥
北极大陆2007(英语:Arktika 2007)
和平号
萨加列维奇(英语:Anatoly Sagalevich)
奇林加洛夫(英语:Artur Chilingarov)
冰岛格陵兰
皮西亚斯
布伦丹
帕帕尔(英语:Papar)
维京扩张
纳多德(英语:Naddodd)
加达(英语:Garðar Svavarsson)
英格尔夫
维京人殖民北美
贡比约恩(英语:Gunnbjörn Ulfsson)
斯内比约恩·加尔提(英语:Snæbjörn galti)
红胡子埃里克
克里斯蒂安四世的探险(英语:Christian IV's expeditions to Greenland)
J·霍尔(英语:James Hall (explorer))
坎宁安(英语:John Cunningham (explorer))
林德诺夫(英语:Godske Lindenov)
C·里卡德松(英语:Carsten Richardson)
丹麦殖民
埃格德
斯科斯比(英语:William Scoresby)
杰森号
南森
斯韦德鲁普(英语:Otto Sverdrup)
皮里
拉斯穆森(英语:Knud Rasmussen)
西北水道加拿大北部
卡博托
G·科尔特-雷亚尔(英语:Gaspar Corte-Real)
M·科尔特-雷亚尔(英语:Miguel Corte-Real)
弗罗比舍
吉尔伯特
戴维斯
哈德逊
发现号(英语:Discovery (1602 ship))
拜洛特(英语:Robert Bylot)
巴芬
蒙克(英语:Jens Munk)
伊·费奥多罗夫(英语:Ivan Fyodorov (navigator))
格沃兹杰夫
决心号
J·库克
发现号(英语:HMS Discovery (1774))
克拉克
麦肯齐(英语:Alexander Mackenzie (explorer))
科策布
J·罗斯(英语:John Ross (Royal Navy officer))
格力珀号(英语:HMS Griper (1813))
帕里(英语:William Parry (explorer))
赫克拉号(英语:HMS Hecla (1815))
莱昂(英语:George Francis Lyon)
福瑞号(英语:HMS Fury (1814))
霍普纳(英语:Henry Parkyns Hoppner)
克罗兹
J·C·罗斯
科珀曼河探险(英语:Coppermine Expedition of 1819–22)
富兰克林
巴克(英语:George Back)
迪斯(英语:Peter Warren Dease)
辛普森(英语:Thomas Simpson (explorer))
繁荣号(英语:HMS Blossom (1806))
比奇(英语:Frederick William Beechey)
富兰克林探险(英语:Franklin's lost expedition)
幽冥号(英语:HMS Erebus (1826))
惊恐号(英语:HMS Terror (1813))
科林森(英语:Richard Collinson)
雷–理查德森探险(英语:Rae–Richardson Arctic Expedition)
雷(英语:John Rae (explorer))
J·理查德森(英语:John Richardson (naturalist))
奥斯汀(英语:Horatio Thomas Austin)
麦克卢尔探险(英语:McClure Arctic Expedition)
调查员号(英语:HMS Investigator (1848))
麦克卢尔(英语:Robert McClure)
坚决号(英语:HMS Resolute (1850))
奇力
卑路乍
肯尼迪(英语:William Kennedy (explorer))
贝洛(英语:Joseph René Bellot)
伊萨贝尔号(英语:Isabel (ship))
英格尔菲尔德(英语:Edward Augustus Inglefield)
第二次格林内尔探险(英语:Second Grinnell Expedition)
前进号(英语:USS Advance (1847))
凯恩(英语:Elisha Kane)
狐狸号(英语:Fox (ship))
麦克林托克(英语:Francis McClintock)
潘朵拉号(英语:USS Jeannette (1878))
杨(英语:Allen Young)
前进号
斯韦德鲁普(英语:Otto Sverdrup)
约阿号(英语:Gjøa)
阿蒙森
拉斯穆森(英语:Knud Rasmussen)
卡勒克号(英语:Last voyage of the Karluk)
斯特凡松(英语:Vilhjalmur Stefansson)
巴利特(英语:Robert Bartlett (explorer))
圣罗克号(英语:St. Roch (ship))
H·拉尔森(英语:Henry Larsen (explorer))
考珀(英语:David Scott Cowper)
北方海路俄属北极(英语:Far North (Russia))
波默尔人
俄罗斯双桅极地帆船(英语:Koch (boat))
威洛比
钱塞勒
巴伦支
曼加泽亚
哈德逊
普尔(英语:Jonas Poole)
西伯利亚哥萨克
佩尔菲利耶夫(英语:Ilya Perfilyev)
斯塔杜欣
杰日尼奥夫
波波夫
伊万诺夫
瓦金(英语:Merkury Vagin)
佩尔米亚科夫(英语:Yakov Permyakov)
大北极探险
白令
奇里科夫
马雷金(英语:Stepan Malygin)
奥夫岑(英语:Dmitry Ovtsyn)
米宁(英语:Fyodor Minin)
瓦·普龙奇谢夫(英语:Vasili Pronchishchev)
玛·普龙奇谢娃(英语:Maria Pronchishcheva)
切柳斯金
哈·拉普捷夫
德·拉普捷夫
奇恰戈夫(英语:Vasily Chichagov)
利亚霍夫(英语:Ivan Lyakhov)
比林斯(英语:Joseph Billings)
桑尼科夫(英语:Yakov Sannikov)
格登什特龙(英语:Matvei Gedenschtrom)
弗兰格尔
马秋什金(英语:Fyodor Matyushkin)
安茹(英语:Pyotr Anjou)
利特克
拉夫罗夫(英语:Mikhail Lavrov)
帕赫图索夫(英语:Pyotr Pakhtusov)
齐沃利科(英语:Avgust Tsivolko)
米登多夫
奥匈帝国北极远征(英语:Austro-Hungarian North Pole Expedition)
魏普雷希特(英语:Karl Weyprecht)
帕耶(英语:Julius von Payer)
维嘉号远征(英语:Vega Expedition)
A·E·诺登舍尔德
帕兰德(英语:Louis Palander)
珍尼特号远征(英语:Jeannette Expedition)
珍尼特号 (1878年)(英语:USS Jeannette (1878))
德朗
梅尔维尔(英语:George W. Melville)
叶尔马克号
马卡罗夫
曙光号(英语:Zarya (polar ship))
托尔
科洛梅伊采夫
马蒂森(英语:Fyodor Matisen)
高尔察克
谢多夫(英语:Georgy Sedov)
鲁萨诺夫(英语:Vladimir Rusanov)
库钦(英语:Alexander Kuchin)
布鲁西诺夫远征(英语:Brusilov Expedition)
圣安娜号(英语:Svyataya Anna)
布鲁西诺夫(英语:Georgy Brusilov)
阿尔巴诺夫(英语:Valerian Albanov)
孔拉德(英语:Alexander Konrad)
维泽(英语:Vladimir Wiese)
纳古尔斯基(英语:Jan Nagórski)
泰梅尔(英语:Taymyr (1909 icebreaker)) / 瓦伊加奇号(英语:Vaygach (1909 icebreaker))
维利基茨基(英语:Boris Vilkitsky)
毛德号(英语:Maud (ship))
阿蒙森
北极与南极研究所(英语:Arctic and Antarctic Research Institute)
萨莫伊洛维奇(英语:Rudolf Samoylovich)
别吉切夫(英语:Nikifor Begichev)
乌尔万采夫(英语:Nikolay Urvantsev)
萨德科号(英语:Sadko (icebreaker))
乌沙科夫(英语:Georgy Ushakov)
北方海路总局(英语:Chief Directorate of the Northern Sea Route)
施密特
亚维尔提卡航空公司(英语:Aviaarktika)
舍韦廖夫(英语:Mark Shevelev)
西比里亚科夫号(英语:A. Sibiryakov (icebreaker))
沃罗宁(英语:Vladimir Voronin (captain))
切柳斯金号
克拉辛号(英语:Krassin (1916 icebreaker))
哈克尔(英语:Yakov Gakkel)
核动力破冰船
列宁号(英语:Lenin (1957 icebreaker))
北极大陆级破冰船(英语:Arktika-class icebreaker)
南极地区
大陆
历史
远征(英语:List of Antarctic expeditions)
南冰洋
罗谢(英语:Anthony de la Roché)
布韦(英语:Jean-Baptiste Charles Bouvet de Lozier)
凯尔盖朗
决心号
J·库克
冒险号(英语:HMS Adventure (1771))
弗诺
史密斯
圣提莫号
沃斯托克号
别林斯高晋
米尔尼号(英语:Mirny (sloop-of-war))
拉扎列夫
布兰斯菲尔德(英语:Edward Bransfield)
帕尔默(英语:Nathaniel Palmer)
戴维斯(英语:John Davis (sealer))
威德尔
莫雷尔(英语:Benjamin Morrell)
星盘号
迪蒙·迪维尔
美国探险远征(英语:United States Exploring Expedition)
文森号(英语:USS Vincennes (1826))
威克斯(英语:Charles Wilkes)
鼠海豚号(英语:USS Porpoise (1836))
林戈尔德(英语:Cadwalader Ringgold)
罗斯远征(英语:Ross expedition)
幽冥号(英语:HMS Erebus (1826)) (J·C·罗斯
阿伯内西(英语:Thomas Abernethy (explorer)))
惊恐号(英语:HMS Terror (1813)) (克罗泽)
库珀(英语:Mercator Cooper)
挑战者号远征
挑战者号
纳雷斯(英语:George Nares)
默里
杰森号
C·A·拉森
英雄年代(英语:Heroic Age of Antarctic Exploration)
比利时南极远征(英语:Belgian Antarctic Expedition)
比利时号(英语:RV Belgica (1884))
德·热尔拉什
勒库安特(英语:Georges Lecointe (explorer))
阿蒙森
库克(英语:Frederick Cook)
阿尔茨托夫斯基(英语:Henryk Arctowski)
拉科维策(英语:Emil Racoviță)
多布罗沃尔斯基(英语:Antoni Bolesław Dobrowolski)
南十字号远征(英语:Southern Cross Expedition)
南十字号(英语:SS Southern Cross (1886))
博克格雷温克(英语:Carsten Borchgrevink)
发现号远征
发现号(英语:RRS Discovery)
发现号棚屋(英语:Discovery Hut)
高斯号远征
高斯号
德里加尔斯基
瑞典南极远征
南极号
O·努登舍尔德
C·A·拉森
苏格兰国家南极远征(英语:Scottish National Antarctic Expedition)
布鲁斯
苏格兰号(英语:Scotia (barque))
奥尔卡达斯站
尼姆罗德号远征
尼姆罗德号(英语:Nimrod (ship))
法国南极远征
普尔夸帕号
沙尔科
日本南极远征
开南丸
白濑矗
阿蒙森南极点远征
前进号
阿蒙森
极点之家
前进号之家
新地探险
新地号(英语:Terra Nova (ship))
斯科特
威尔逊(英语:Edward Adrian Wilson)
埃文斯(英语:Edward Evans, 1st Baron Mountevans)
克林
拉胥黎(英语:William Lashly)
菲尔希纳
澳大拉西亚南极远征(英语:Australasian Antarctic Expedition)
极光号(英语:SY Aurora)
莫森
远东远征队(英语:Far Eastern Party)
大英帝国横越南极远征
坚忍号
沙克尔顿
怀尔德(英语:Frank Wild)
詹姆斯·凯尔德号(英语:Voyage of the James Caird)
罗斯海远征队
麦金托什(英语:Aeneas Mackintosh)
沙克尔顿-罗威特远征(英语:Shackleton–Rowett Expedition)
探索号(英语:Quest (ship))
IPY · IGY现代研究
克里斯滕森
伯德(英语:Richard E. Byrd)
大英帝国澳洲与纽西兰南极研究远征(英语:British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Antarctic Research Expedition)
大英帝国格雷厄姆地远征(英语:British Graham Land Expedition)
拉米尔(英语:John Rymill)
新士瓦本
里彻(英语:Alfred Ritscher)
塔巴林行动(英语:Operation Tabarin)
马尔(英语:James William Slessor Marr)
高跳行动(英语:Operation Highjump)
阿图罗·普拉特上尉基地(英语:Captain Arturo Prat Base)
大英南极调查局(英语:British Antarctic Survey)
风车行动
凯彻姆(英语:Gerald Ketchum)
龙尼南极研究远征(英语:Ronne Antarctic Research Expedition)
F·龙尼(英语:Finn Ronne)
E·龙尼
施洛斯巴赫(英语:Isaac Schlossbach)
深冻行动
麦克默多站
英联邦横越南极远征(英语:Commonwealth Trans-Antarctic Expedition)
希拉里
V·福克斯(英语:Vivian Fuchs)
苏联南极远征
第一次
索莫夫
克列诺娃
米尔尼站
第二次
特廖什尼科夫(英语:Alexey Tryoshnikov)
第三次
托尔斯季科夫(英语:Yevgeny Tolstikov)
南极条约
环球远征(英语:Transglobe Expedition)
费因斯
伯顿(英语:Charles R. Burton)
沃斯托克湖
卡皮察
最南端(英语:Farthest South)南极
决心号
J·库克
冒险号(英语:HMS Adventure (1771))
弗诺
威德尔
幽冥号(英语:HMS Erebus (1826))
J·C·罗斯
惊恐号(英语:HMS Terror (1813))
克罗泽
南十字号远征(英语:Southern Cross Expedition)
卡斯滕·博克格雷温克(英语:Carsten Borchgrevink)
发现号远征
巴恩(英语:Michael Barne)
尼姆罗德号远征
沙克尔顿
怀尔德(英语:Frank Wild)
马歇尔(英语:Eric Marshall)
亚当斯(英语:Jameson Adams)
地磁南极
莫森
大卫(英语:Edgeworth David)
麦凯(英语:Alistair Mackay)
阿蒙森南极点远征
前进号
阿蒙森
比亚兰(英语:Olav Bjaaland)
汉森
哈塞尔(英语:Sverre Hassel)
维斯廷(英语:Oscar Wisting)
波涵营地(英语:Polheim)
新地探险
斯科特
E·埃文斯(英语:Edgar Evans)
奥茨
威尔逊(英语:Edward Adrian Wilson)
巴赫斯(英语:Henry Robertson Bowers)
伯德(英语:Richard E. Byrd)
巴尔肯(英语:Bernt Balchen)
麦金莱(英语:Ashley Chadbourne McKinley)
杜费克(英语:George J. Dufek)
阿蒙森-史考特南极站
希拉里
V·富克斯(英语:Vivian Fuchs)
寒极点
沃斯托克站
难抵极
难抵极考察站(英语:Pole of Inaccessibility (Antarctic research station))
托尔斯季科夫(英语:Yevgeny Tolstikov)
克拉里(英语:Albert P. Crary)
A·富赫斯(英语:Arved Fuchs)
梅斯纳尔